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文|王琦 李海婧 编辑|刘培
(资料图)
爆料邮箱:all_cj@ifeng.com
核心提示:
1、南宁停车费征收标准严苛而且上不封顶,最高一天收费达102元。这也导致收费畸高,有车主欠费被追缴最高金额竟达6万余元。市民更是多次投诉南宁慧泊,但却被回应:未发现违规。
2、凤凰网《风暴眼》独家获得三份红章印文件显示,南宁慧泊作为道路停车经营管理企业,以停车费收益作为质押,向银行融资高达72亿元。至于南宁慧泊如何获得道路经营权,文件详细披露细节,由南宁市市政园林、财政和公安交通三个职能部门转让所得,转让费用是25亿元。
3、即便吞下几乎全市道路停车管理的收益,南宁慧泊在过去的一年仍然亏损。亏损原因成谜,不过在招标公告中显示,南宁慧泊的人力成本昂贵,技术岗位年薪30万以上,热线服务岗位月薪竟也过万元,同时企业还不断在拓展主业以外的经营项目。
4、南宁市道路天价收费标准,始自2016年物价局召开的一次听证会。听证会上参会人员多有南宁城市路桥企业推荐。南宁慧泊、南宁城市路桥,两家公司看似分属不同国企,但是在人员任命上颇有渊源。
--------
谁都没想到,一家地方停车泊位收费贵的公司,会如此持续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它不仅牵动了南宁市市长专门在新闻发布会上鞠躬道歉:“这些天,我深感不安,内心很自责,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广大市民朋友表示深刻的检讨和深深的歉意。”
而且5月18至23日,不到一周时间,南宁市更是连发7份通告(含公告)。其中,特别提到南宁市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宁慧泊”)当即停业,由其全额控股股东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接管业务。
即便如此,它也没浇灭南宁慧泊的舆论热度。这不仅是因为南宁慧泊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严峻,而且还因为它如同一个值得解剖的“麻雀”,盘踞其上仍有诸多尚未明朗的疑云。
尤其关于一家停车费管理公司如何获得经营权,还从银行获得72亿贷款的疑问,南宁市长陈竑曾回应,市民和网友指出慧泊公司贷款的72亿,是金融机构根据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慧泊公司未来25年经营权使用收入的评估值,并没有发生实际贷款。
但凤凰网《风暴眼》获得的文件显示,南宁慧泊曾于2022年6月底签署道路停车位泊位经营权受让合同,期限长达30年。10天后,南宁慧泊以此将未来25年停车泊位费抵押给两家银行,获得银行72亿元贷款。相关的三份合同,手续、印证均齐全,并显示已经于去年7月生效。
如此重要的合同不仅未经公示,南宁慧泊还要求银行给予保密。因为天价收费而牵出诸多疑问的南宁慧泊,真相到底如何?
曾多次遭投诉收费贵,有车主欠费超6万元
这实际上不是南宁慧泊公司第一次引起关注。南宁慧泊于2017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停车收费争议。
南宁慧泊作为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子公司,一直执行南宁市道路收费标准,计价收费。
南宁慧泊官方微信于2018年4月发布一篇文章称,我司收费标准遵循南府规「2017」9号文件,收费时间段为7:30-21:00,前15分钟免费停放,之后每隔15分钟计时收费,而且实行阶梯式无封顶的方式,具体标准根据道路类型,1-2元/辆·15分钟。
1-2元的计时标准看似不贵,但是因为计时的频率是15分钟,凤凰网《风暴眼》据此推算,一辆车如果在收费时间段停满,最高收费是102元,这个数目并不小。
而全国多地,如南宁一样严苛的征收标准,并不常见。天津等地大多计时频率是半小时,而且当天停放一旦超过8小时,并不会累加,只按照8小时计收,当日最高停车费也有上限,不超过48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非超一线城市更加便宜,河北每4小时收2元至3元,全天封顶6至40元,山西每半小时收0.5至3元,内蒙古则是每小时收费1至8元,但是单日最高收费50元。
慧泊车服务公众号已多次发布欠费追缴信息,其于2021年9月发布的《南宁一汽车路边停车欠费63990.5元!一批欠费“大户”曝光》一文还曝光了一份车辆欠费统计名单,多位车主的欠费车辆金额均在2万至6万元不等,最高的车主欠费达6万元。
不仅收费贵,未停车已开始计费、可绑定其他人车牌号、停车费缴纳错误却不能退款等乱象也被南宁当地网友所诟病。更让当地市民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电动车、自行车停车也要收费?
值得注意的是,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天眼查上,南宁慧泊曾3次被群众投诉停车乱收费,其中1次由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双方调解退款,另外2次市场监管部门检查结果为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72亿贷款融资,程序是否合规?
阶梯式无封顶的停车收费模式,虽然已经得到解决,但南宁慧泊的72亿元贷款一事至今依然扑朔迷离。
凤凰网《风暴眼》获得的独家文件显示,2022年7月7日,南宁慧泊通过质押融资的形式,同中国工商银行南宁分行以及交通银行广西分行签署合同,融到72.09亿元人民币。合同期限为306个月,将于2048年1月质押到期。
具有“纯正”地方国企身份的南宁慧泊,截至2022年底的净资产总额为4.95亿元,如何一举获得超过72亿元银行借款?
文件显示,南宁慧泊质押的财产不是固定资产,而是未来25年半的停车费。
(图源:中登网)
而为了贷款融资,南宁慧泊在10日前刚刚和南宁市市政园林、财政和公安交通三个职能部门签署南宁市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权的转让合同。该合同披露,道路停车泊位的经营权转让期限是30年,从2022年6月28日起,至2052年6月27日止,转让费用是25亿元。
合同签署时间不仅显得仓促,而且具体条款也语焉不详。合同里并没有约定具体的支付时间,仅仅称,“合同签订后,南宁慧泊按照南宁市财政局的要求,支付转让费用”。
转让合同还附加了南宁慧泊受让的所有停车位,范围涵盖了省会全部7个城区和3个开发区中的2个,涉及道路区域多达852处,停车泊位数达到32618个,在空间上覆盖了几乎南宁所有大街小巷。
2022年7月7日,南宁慧泊和上述两家银行签署最高质押合同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协议。质押合同一共18页,盖有三家公司的红头印章。合同称出质人和质权人双方代表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合同专用章后,当即生效。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质押合同还明确表示,质权人应该对协议保密,不得向第三方公开。
涉及到公共资源特许经营权的转让,南宁慧泊的行为是否合规?
凤凰网《风暴眼》查询多方后发现,涉及到特许经营范畴的转让,大多需要经过公开招标等流程。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于2015年公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表示,“实施机构根据经审定的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当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
显然,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应当纳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范畴,特许经营权的取得,自应通过招标竞争方式获得。
如邻近省会城市广州,早在2015年出台的《广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中即明确规定,“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权由各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出让。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权期限不得超过5年。”
不过,在南宁的2021年实施的《南宁市停车场管理条例》中,凤凰网《风暴眼》未能找到关于停车泊位转让权的说法。
南宁慧泊是否真的获得72亿贷款,这笔贷款又去向何处?外界不得而知。
不过,数据上更直观的是,南宁市政府财政账簿上的赤字金额一直在扩大。南宁市财经局曾披露,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净结余累计赤字规模达20.7亿元,2016年度全市净结余赤字缩小为1.78亿元。疫情期间,不再披露具体的赤字规模。
但根据南宁市财政局2021-2022年公布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计算,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91.7亿元,相应的预算支出高达931亿元,当年财政赤字高达539亿元。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92.68亿元,相应的预算支出高达838.9亿元,当年财政赤字规模有所缩小,但也有446亿元。
近日,网上还流传,南宁慧泊曾向多个公共文化机构及相关个人支付巨额资金作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对价。不过所涉部门单位,紧急在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发出声明,称消息不实。
身陷千万亏损之谜
即便拥有了南宁市所有的泊车位,但南宁慧泊似乎并不盈利。
2021年《南宁市审计局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南宁慧泊管理运营的停车泊位及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收入共计2.06亿元,年均收入约6323万元。
而利润却是负数。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官网发布的南宁轨道交通集团2022年年报,净利润显示亏损超过1207万多元,年报中没有提供关于这种亏损的具体原因的解释。
不过,凤凰网《风暴眼》据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年一份判决书,南宁城市路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宁城市路桥”),与其他泊车管理参与方——云停远达和华普正方曾因争取利益较高的经营权对簿公堂。
判决书显示,2013年,获得南宁市政府授权的南宁城市路桥,将泊车经营权打包转让华普正方。司法会计鉴定报告显示,华普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经营期间,合计收到的停车收费收入为6070.9494万元。
2017年4月24日,华普正方公司自行撤出经营场地、遣散员工,云停远达接续经营管理。
层层转包运营情况下,可见接手停车位经营的企业,自认“停车收费较高”,都是有利可图的。为什么到了南宁慧泊手里,在停车收费标准增高的情况下,反而亏损了呢?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南宁慧泊在招工上,手笔颇为豪爽。以今年4月20日的劳务项目招标公告为例,当时南宁慧泊对10521个停车位及20540米的停车带相关服务招标,拟设置296个收费岗位,则估算全部32618个停车位需要在岗人员近900个,以每人每月4200元工资计算,每个车位每年人力成本约1390元。
据此估算,南宁慧泊仅每年一线收费岗位的人力雇佣成本,便超过4500万元。
除了狂招收费岗位,今年2月,它还招聘稽查员岗位、热线员岗位、后勤辅助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业务员岗位,而且工资待遇都十分丰厚。譬如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年薪是34.6万,热线员岗位年薪也高达12.8万元。
根据企业工商信息,南宁慧泊缴纳社保人员有53人,仅以其工资相对较低的12.8万元年薪计算,“正式在编”员工雇佣成本年均达到700万元。加上一线收费岗位,南宁慧泊每年的人力成本应超过5200万元。
2022年8月,南宁慧泊还扩大了营业范围。
三年内南宁慧泊经营范围的变化(图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慧泊已经不是当初只做地面停车场的专营公司了,如今业务铺向电动车充电、建设工程、道路救援、技术开发、广告服务、房地产租赁及物业管理方方面面。
谁盯上南宁道路泊位费的大蛋糕?
南宁市物价局曾于2016年9月1日,召开过一次南宁市道路泊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其中参会的经营者代表,按照物价局公告说明,“由南宁城市路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推荐产生”。
南宁城市路桥为南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该公司虽然主业是对南宁市路桥收费、投资和经营,但实际上早在2012新增停车场服务,开始在城市停车经营上大展身手了。
南宁市物价局召开会议的第二年,南宁市正式出台南府规「2017」9号文件,正式启动阶梯不封顶收费模式。文件称,2017年3月15日起,收费政策确有调整,收费时段每日缩短2小时,并实行前15分钟免费停车,但收费标准前低后高的阶梯式收费模式,也从那时起沿用至今。
南宁慧泊和南宁城市路桥,看似业务板块不相关联的两家国有企业,但实际上渊源很深。
2023年4月11日,南宁慧泊的董事长兼法人代表,由赖洪变更为郭智华。但经凤凰网《风暴眼》调查发现,郭智华早在2019年元宵节过后第一天,便已进入南宁城市路桥的核心管理团队,参与到道路停车、新能源车充电等城市项目之中了。
但也仅任职1年9个月,郭智华又从城建转向交通口,担任南宁慧泊兄弟单位——同样由南宁公交集团100%控股的南宁丽邕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逐渐把停车收费的经验引流过来。
如果说,南宁慧泊的运营经验部分来自南宁城市路桥,那么融资贷款的经验则多半源于自己的母系公司。
在其母公司的母公司——南宁轨道交通集团2021年度评级报告中,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就明确采用“财政投入+项目公司银团贷款”融资建设模式,由政府财政负责总投资的40%的资本金,而银团贷款解决剩余部分。
南宁慧泊母公司南宁公交集团,自2018年至今,先后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从三家银团融到超过3.3亿元的资金,用于新能源车辆与充电设施的运营。
(图源:中登网)
随着事态的发酵,地方政府关于停车收费问题的重视程度,一路升级。5月23日的南宁市优化调整道路停车收费管理新闻发布会上,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侯刚专门提及,市委已决定对包括“南宁公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赖洪,慧泊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郭智华等5人予以停职检查。”6月21日南宁市还将再次召开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重新征求各方意见。听证会的规格也升级,组织者不再是物价局,而变成了南宁市发改委,参会的经营者也不再经任何一家企业推选,而是“由行业组织、政府主管部门推荐产生。”
上任40天即遭处分的郭智华,也许会觉得“运气不佳”。但是,一项原本为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公共设施,本质应该是用以筹谋如何提升服务能力,而不应该是巧施公权力,变相敛财。南宁慧泊天价停车费问题后续如何发酵?25年的经营权是否会受影响?72亿贷款真相如何。是否合规?司法和企业如何深度捆绑?企业之间是否涉及利益输送,既亟需政府更进一步的调查,也考验着地方主政部门创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的能力。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