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接入工业大数据平台后,我们对焊接车间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每年能节省近300万元的原材料成本。”5月12日,位于北碚蔡家的重庆能正机械有限公司厂区中控室内,生产节拍、单日产量、能耗指数等一系列曲线图、柱状图随着各类实时数据的变化跳动着,公司副总经理江勇正根据图形走势,安排季度生产计划。
江勇所说的工业大数据平台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渝设立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提供。该中心落户北碚蔡家后,依托航天科工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军工科技优势,已先后实施了8个基于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额都在1000万元左右。
对北碚而言,汽摩、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占比中,中小企业多。“工业大数据平台就是我们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资金不足等难点,专门设计的一款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平台化的方式,可将自主研发的工具软件解构为节能降耗、企业管理、车间数控等轻量化的模块,企业只需按需购买相应模块进行拼接组装,就能让自己的车间或产线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使用场景。
作为北碚当地的一家老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早在2020年前后,公司便实施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引进机械手、智能物流小车等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机器换人”,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然而,受原料上涨、下游需求减少等行情波动影响,公司利润增幅并不明显。
工业大数据平台在生产环节的解决方案,成为他们破解这一难题的“特效药”: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只需加装各类传感器,就能实时精准收集到每台设备的生产数据,再配合后台的智能制造控制系统,便可精准预测单位时间段内的产量以及设备状态、效能等。“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仅能避免原材料的过量购买,还能在钢材等原料价格较低时适当囤积,从而控制企业原料成本。”江勇说。
去年,该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了16.39%,能源利用率提升16.67%。即便在高温、疫情冲击下,企业年营业额也实现30%以上的增长,总营业额达1.2亿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工业大数据平台已服务全市6000余家中小企业,连接设备19121台/套,为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予了新动能。接下来,平台还将致力于双碳大数据应用的开发,依托碳捕集、碳封存等前沿技术,推动能源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实现碳排放的精确量化。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